藏身前门大栅栏闹市中,坐拥几千册讲述老北京文化的旧书
正阳书局的“掌柜”崔勇是一位80后北京青年。
在前门大栅栏廊房二条,“崔掌柜”开的正阳书局一点儿都不起眼,一不留神就特别容易错过了。单看门脸儿,被烤肉铺、涮羊肉店和爆肚店包围着的这家小书店,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你只要推门走进去,一定会被时光倒流的神奇感一下子震住。
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全都被各式各样的老物件塞满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陈列在书架上的几千册旧书,全都是跟老北京文化相关的。码放成行的三十多个兔爷,看似随意放置的老桌椅、老窗棂、老茶叶罐、门墩儿、城砖、胡同门牌,还有挂在墙上的老地图,每一样都透出历史的沧桑,仿佛无声地讲述着老北京的往昔岁月。
“只要是跟北京沾边儿的,我就喜欢,只要在哪儿发现了这些老物件,我就走不动道儿。”书店的主人“崔掌柜”名叫崔勇,其实是个80后,今年29岁,到他这一辈,崔家已在北京生活了整整六代。小时候,崔勇就住在廊房二条附近的胡同里;现如今,他的正阳书局已在这个他记忆中最熟悉的地方,静悄悄地开了三年多的时间。
小门脸藏着老城历史
正阳书局于2009年4月开业,这里虽说是个书店,但这儿有小一半的书是只能看不能买的。“有的书您要是喜欢,可以把这儿当成图书馆,没事儿过来翻翻。”崔勇指了指书架上的《话说前门》当例子,这本书是他在报国寺的旧书摊上发现的,当时一气儿买了一大摞,如今卖得只剩下这一本,被他当成了文献资料,说什么也不肯再出手了。
比这本书更珍贵的,在正阳书局里还有不少,崔勇把他的这些宝贝书全都藏进了玻璃柜里。比如一部清康熙二十七年刊印的《日下旧闻》,是第一部记述北京历史的著作,这部书如今很多专业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没有。还有一本《北平音系十三辙》,是他从香港带回来的,“这本书是说北京人如何说话,北京土语中的儿化音、轻声,在民国年间就有人进行系统研究了。”崔勇说。
翻阅崔勇收藏的书籍,一个古老的北京城便鲜活地现于眼前。一本由著名作家张恨水审定的《北平旅游指南》,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介绍得清清楚楚,“哪儿能听戏,哪儿能听相声,进故宫门票多少钱,甚至哪儿能喝到咖啡,这里面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他新近收藏的一本《北平电车公司复员周年纪念刊》,详细记录了北京电车的来历、运行图、工人数量和月里程表等资料,是研究北京交通史的珍贵材料。
因为书店面积有限,摆在正阳书局里的藏书,还只是崔勇收藏中的一小部分。他自己透露说,从清代经民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旧书,他收藏了足有三万多本,大多数都只能搁在家中的地下室了。
为开书店扔了金饭碗
大栅栏每天游人穿梭如织,可正阳书局的客人却并不多,一天能进来几十人就算不错了,即使到了旅游高峰时期,每天的顾客也才只有个上百人左右。用崔勇的话说,“‘逛庙’的多,这客流也应了曲艺行的老话,刮风减半,下雨全无。”
其实,早在当初物色店址的时候,崔勇就知道,这儿不是个开书店的好地方。“当时我在廊房二条‘趴’了两个月,对南来北往人流的消费习惯、人员构成进行仔细分析,结果发现,这地方真不适合开书店。”可他又觉得,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能代表京味儿文化了,为此,他拿前门楼子——正阳门来为书店命名,以此来表达自己传承京味儿文化的心愿。
选择在前门大栅栏的胡同里开店,对于崔勇来说还有另外一个意义。从小就住在这一带的他,对于廊房二条印象非常深刻。今天的廊房二条里常有自行车或摩托车进出,可在崔勇的儿时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这条老胡同里,来往的行人总是黑压压的一片,连甩开膀子走路都困难,甚至还有人在这儿被踩丢了鞋。
六年前,崔勇家的老宅拆迁,在收拾家当的时候,他发现了几样珍贵的老物件:一张先人在老宅里拍摄的四世同堂全家福,老照片上有他高祖父的身影;还有一本他曾祖父撰写的家族回忆录。这几样传家宝一下子就点醒了他:“我每次回家的时候,要先上两级台阶,穿过廊子,才进得屋门。家里一进门是一水儿的硬木家具,我写作业就是趴在紫檀条案、跪在方凳上。”从那一刻起,他开始对老北京的历史文化着了迷,也因此萌生了开书店的梦想。
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崔勇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上大学时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在外企谋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好差事,可是自从有了开书店的打算,他毫不犹豫地辞了职。家人不同意他的选择,为这事差点儿和他闹翻。开业三年多,尽管书店的生意不算好,可是崔勇从未后悔过,他说总觉得自己该为保护老北京的文化遗存干点儿事。
东来顺里办公益讲座
这几年,很多实体书店的日子不好过,崔勇的正阳书局也一直在艰难地维持。别看书店门脸儿小得可怜,但在寸土寸金的前门大栅栏,每年的房租就得花好几万元。因为经费紧张,崔勇雇不起店员,书店的日常经营全靠他自己一人支撑。即便如此,崔勇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在他看来,随着老北京的遗存越来越少,古旧书籍的文献价值会越来越高。“比如现在要改造杨梅竹斜街,关于杨梅竹斜街的很多文献资料都可以从我这儿找到。”
不过,熟悉正阳书局的老顾客都知道,崔勇真正想干的事儿,远不止开书店这么简单。35岁的律师郭然是书店的常客,他透露说,搁在店里的那些个长条老板凳,其实是崔勇为将来开京味儿茶馆做准备呢,但现在地方太小了,根本无法实现他的想法。71岁的李贵亮曾是新华社的英文编辑,和崔勇算是忘年交,他经常为书店的发展出谋划策:“书店怎么也得有个读者留言本呀,可小崔他没地儿呀!”
尽管如此,崔勇还是想法干出了一些名堂。今年,正阳书局组织了两场京味儿文化公益讲座。因为付不起正规会议室动辄上万元的租金,在街道的协调帮助下,讲座地点选在了距此不远的东来顺饭庄;为了不影响饭庄的生意,两场讲座都是在上午9点就开讲,赶在人家的营业高峰前结束。
崔勇对于老北京文化的这份坚守,感动了不少忠实读者。今年40岁的邵先生是位地道的美国人,居京逾五年,正阳书局举办的两场讲座他都来了。他评价说:“我很佩服崔勇,他很年轻,但对自己的文化、来源很感兴趣,很多年龄大的人也比不了。”眼下,北京市正在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调研,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实体书店,有读者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条消息后说:“像正阳书局这么有特色的书店,真希望能多得到一点儿支持,让它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