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新闻一出,微博上开始流传一个笑话:“姚明虽然说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仍逃不过四、六级。想象一下,在四级考场上,一双大手突然拍拍你,低沉的声音传来:‘唉,同学,借我抄抄,介绍你和科比认识……’”
海归也得考四、六级!
在美国生活多年,能听得懂教练布置战术,能单独接受美国媒体访问,姚明的英语交流水平如何,明摆在那儿。但四、六级考试如大山一般的存在,也是明摆着的——它有它的道理:只会听与说,不会写与看,词汇量达不到,照样是一个“英语文盲”。至于“英语文盲”的标准,当然是考试说了算,规矩如同刻在铁牌上,上面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横得很,别说你是海归,就是海龙王,想拿学位,也得盘着、卧着。过了这一关,才说明你的英语没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说,学了你得实习啊,不实习就感觉不到快乐!姚哥啊,就当是学习理论了吧!谁让你上的是正规的大学呢!
□姚明不想成为英语领域的学者,四、六级必须过关的规定对姚明来说,是一种形式主义,或者是一种折磨。
□吴晓波在他的微博里写道:“胡润的女儿今年上学了,进的是上海一家混合小学,前两天搞英语测试,全班前二十名居然都是中国学生,他很生气地对女儿说,你可是英国人呀!我跟他说,如果英国首相是全球考试产生的,估计前二十万名都是中国人。”
应试教育的悲哀?
媒体评论说,“若真不过关,不知是姚明的无奈还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对于四、六级考试,大学生们的苦痛最多,对它的非议也最多。一门“工具”往往成为学位证书和继续深造的拦路虎,哪怕是在一些并不需要倚重英语的研究领域。
而且,四、六级考试对考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更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这一点一直遭人诟病。很多考生应试多年,拥有六级证书却仍处于“哑巴英语”或英文写作能力极度低下的状态,以致不少留学生在国外都曾遭遇过一种尴尬:导师批改论文时先改文法。四、六级的存在,究竟是为了给学生设置障碍,还是督促其提高英语水平,到现在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