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
新华网米兰4月21日电(记者王昀加)“一些国人对设计的理解存在误区,以为设计就是眼球经济。其实设计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中国需要依靠设计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着“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美誉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米兰设计周正在火热进行中,柳冠中也来到“设计之都”米兰,参与设计周的相关活动并参观主要展览。年近七旬的他虽然头发花白,但依旧精神矍铄、目光如炬、脚步轻盈。他表示,设计是一项不断提供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设计环节也是产品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之一。
柳冠中告诉记者,设计的本质应当是解决问题,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然而,现在社会上对设计存在误解,以为设计就是造型美化、就是一些能吸引眼球的东西,很多所谓“文化创意”的小东西看着挺好玩,买回家没多久就成了累赘、鸡肋,这样只能助长消费者盲目消费、喜新厌旧的心理。
“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发展还很不平衡,我们的资源很匮乏,很多人的生活亟待改进,而一些大众媒体只关注少数人的时尚、奢侈品,把这个当设计,并且把老百姓和设计专业往歪路上引。设计不是美化,不是阳春白雪、茶余饭后享受的东西,设计是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柳冠中说。
柳冠中认为,设计和技术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然而中国近期以来对设计重视不足,只重视技术和引进。他说:“中国需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能完全模仿外国的道路……中国的创造力从来都不弱,但因为近百年来我们落后了,于是老在模仿,以为外国的东西就是好,却忘记了自己去研究。”
“如果一直想走模仿、引进的捷径,最后的结果就是外国有的我们不一定有,外国没有的我们肯定没有,永远没有,”柳冠中说。
柳冠中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拥有自己的设计教育理念。他告诉记者,设计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特性,需要物理、机械、心理、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知识,所以设计教育不能光是上课听课,学生必须亲自从事设计,在实习课题中训练自己,通过4年时间学会扩展知识的能力。
“学习设计就必须从事设计,而且不断反复实践、融会贯通。设计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寻找矛盾、针对矛盾、解决矛盾。设计是能力型训练,而不是单纯依靠知识的灌输,”他说。
资讯排行
- 美世教育与SKD达成战略合资 奏响国际艺术教育新乐章
- 学而思学习机闪耀CES 2025,斩获“TWICE Picks”大奖
- 寒假已至,多所高校开门迎客,如何让游客“校内游”不虚此行?
- 教育部组织高校毕业生促就业行动
- 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今起报名调剂
- 江西新余一中学食堂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官方通报
- 2025年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李强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 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政务办公业务培训班圆满完成
- 郑州航空港区教卫体局组织开展2024年新闻写作暨舆情处置专题培训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