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位学生今年大学毕业,想继续深造,所以没找工作。有一天,老师要他提供一份就业协议,需要用工单位和当地人社部门盖章,希望其在一周内寄给他。后来这名学生遵照父亲的意见,拒绝了老师“就业协议造假”的要求。
笔者为这名学生的勇气感到欣慰,同时也注意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校为什么要对就业率造假呢?
原来,众高校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如果不想办法提高就业率,就通不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甚至会影响到专业的设置及学校的命运。教育部本月21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这就让人觉得,高校的造假是无奈之举,是被主管部门给逼出来的。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有关部门片面强调就业率,促使高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取了这一不合规不合理的愚蠢办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在于毕业生是否能够迅速适应社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毕业生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很多人因无实际工作能力,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久而久之,人们便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改变课程设置,提高办学质量,强化校岗对接是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破冰之举”。
就业是民生之本。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多少,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控制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如何让包括广大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困难群体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健康安全就业是新时期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认为,片面对高校施压,追求高校的就业率有失偏颇,必须迅速予以纠正并出台新的办法。
[pagebreak]
那么,如何予以改进呢?笔者认为,一是实施“宽进严出”,逼迫学生自我加压,超越自我。随着高校扩张,高校毕业生的文凭已经严重“缩水”,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扩招本身也有积极意义。对二本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有利于学生苦练内功,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只要学校咬紧牙关,严把“出口”,就必然迫使学生钻研学业。
二是加强“校岗对接”。高校应与教育、人社等部门联合,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统计,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设置,使广大高校毕业生一旦毕业,就成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急需人才。
三是提高就业质量。不能简单地统计某高校毕业了多少人,教育、人社部门应该对他们的就业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如在重点企业就业了多少人,这些人是否体面就业,健康安全就业和充分就业。只有提高了就业质量,高校的名气才会越来越大,广大学生才愿意上这所高校,社会对高校也才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资讯排行
- 美世教育与SKD达成战略合资 奏响国际艺术教育新乐章
- 学而思学习机闪耀CES 2025,斩获“TWICE Picks”大奖
- 寒假已至,多所高校开门迎客,如何让游客“校内游”不虚此行?
- 教育部组织高校毕业生促就业行动
- 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今起报名调剂
- 江西新余一中学食堂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官方通报
- 2025年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李强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 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政务办公业务培训班圆满完成
- 郑州航空港区教卫体局组织开展2024年新闻写作暨舆情处置专题培训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