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服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教育审计工作的通知
相关专题: 官方服务  发布时间:2010-01-20
资讯导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教育审计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
教育审计工作的通知

 

教财厅[20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2010年教育审计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质量,推动教育审计工作深入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内部审计“为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目标。为了做好2010年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现就有关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创新机制,推动教育审计深入发展

1.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积极发挥教育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教育经济活动健康运行。充分体现教育审计“预防、揭示、抵御”违法违纪问题,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作用。

2.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认真执行《高校内部审计指南》,建立规范的内审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审计工作创新力度。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现代内部审计发展动向,在内部审计机制、审计方式、审计技术以及审计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推动教育审计工作深入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要充分认识加强教育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队伍整体水平。把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审计队伍作为一项固本强基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2.审计人员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遵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要做到爱业、敬业、专业、精业。要恪尽职守,廉洁自律。要坚持知识更新,努力掌握专业技能。要加强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根据教育部17号令和审计署4号令的规定,认真落实内审人员岗位资格制度,抓好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实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审计能力。

  三、突出重点,强化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审计

1.切实做好专项资金审计。继续加强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985工程”、“211工程”、重大对外投资、合作办学、教育收费、科研经费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认真开展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08〕12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各高校要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列为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审计,增强执行预算的严肃性,促进依法理财、科学分配资金,控制支出、减少结余、勤俭办学。

3.继续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工作合力。加大在重大经济决策及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计力度,促使领导干部行使权力与履行经济责任紧密衔接。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科学决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作用。

4.深入开展基建项目全过程审计。切实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2007〕29号)要求,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将审计控制和审计评价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基建项目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

5.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根据教育经济和管理活动特点,对本部门、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进一步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6.积极开展绩效审计。深入进行绩效审计操作办法和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结合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等,从提升管理水平、避免损失浪费等方面入手,找出管理、决策、效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7.做好审计调查。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实际,展开专项调查,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更好地为宏观决策服务。

8.加大对教育审计工作的指导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审机构应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内审工作的指导,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一月四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admin  
本文关键字: 2010年教育审计工作通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