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当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
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这是去年在网上非常流行的一段话,是70后、80后一代最真实的感受,虽然有一点夸张,但是很真实的描述了现在的这个社会的现状。房价飞涨、股票暴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难找,大学文凭越来越普通。就在许多的90后高三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那就是出国留学。
去年,我们经常能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出现在"教育"专栏头条上:"长沙女孩罗骄获美国名校50万奖学金、被5校同时录取","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女生闵婕,收到了包括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十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每年7月初,大多数高三毕业生还在焦急等待高考录取结果的时候,他们的一些同学已即将启程,开始国外大学的求学生涯。
当然他们其中的一些优秀高三毕业生,可以直接被国外的一些顶级名校录取,可以获取高额的奖学金,但是那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那种要求,都只能上国内的二本,甚至三本,尤其是落选的那20%左右的学生,将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这时,一种新兴的留学模式开始在国内兴起,尤其是北京,那就是"国际本科"。
国际本科一般由国内培训和国外课程学习两个阶段组成。国内的某些高校和其它国家的合作高校联合培训,最终获得国外高校颁发的国际认可的本科学位证书。现在大多数是和英语国家的联合培养,在国内进行英语培训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去国外大学完成学业。
北京工业大学国际本科、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课程、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本科等,都是国内比较成熟的国际项目,尤其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国际双学位交流生项目吸引了很多高三学子的目光,北工大的国际双学位给了学生多一层的保障。不仅如此,北工大首创的2+2留学,除了让学生在国内更好的过渡,更是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很大的一笔留学费用!在专业方面,工大也是推出了工程类的国际本科课程,弥补了国内目前工程类的空缺!尤其重要的是北工大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将来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当国外大学频频抛出橄榄枝,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高考不再是成才的唯一路径,高三毕业的同学们到底是留守国内,还是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出国读大学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背后又折射出我国教育理念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哪些问题?笔者为此采访了中留服的出国留学顾问。
一、从国内升学无望的"无奈选择"到选取优质教育资源的"主动出击"
几年前,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还被多数家长看成是在国内升学无望的"无奈选择",但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放弃在国内读一流大学的机会,选择去国外的名牌大学读本科。
现在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且,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国外的教育背景,即使在国内读完大学也要出去,还不如早点去国外读,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接受语言也相对容易些。当然针对英语成绩不能马上达到雅思或托福标准的学生,入读"国际本科",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近几年来,在北京四中,高中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后出国留学的人数和比例在逐年递增。2007年为20人,2008年为30人,2009年为50人,占据了460人的总毕业人数的1/10强。而且,其中不乏优秀的孩子。
二、中国被国外大学视为最大生源国,留学新时代已经到来
国外很多学校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生源国,而且,对中国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市场推广。现在,国内的留学咨询机构都会经常举办大型的国外招生说明会,在国内高校开放日,一些国际项目展台,也都是家长争相了解的地方。
此外,目前很多国内的高中,尤其是一些优质高中,包括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纷纷开设国际班课程或者"国际直通车班"、"绿色通道班",或同国外大学建立合作直通项目,或为学生提供AP(美国大学学分前置课程)、SAT(美国大学招生时所使用的标准化考试)等相关课程,开展定向培训,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直接去国外读大学。
三、折射教育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和国内教育理念亟待调整的紧迫
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小。这表明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台湾、香港,早几十年出国留学的现象就已很普遍。这反映了年轻人个人成长途径、受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这个变化的方向是对的,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场面或许将壮观不再。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孩子的前途由家长安排,压抑的教育无法帮助学生完成人生自我设计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是不利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提出去国外读书,而且自己选择去什么样的学校读书,这对孩子培养独立意识是有帮助的。当然,这也表明中国大学面临同全世界大学竞争的局面,要不断改革进步,尤其是教育理念要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中学阶段来说,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应承担提供好木材的任务,将对木材进行精加工的任务留给高校,不要将升学率作为衡量中学优劣的唯一标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高校的方向设置也要做出适应性调整,从培养人才的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选择自由度、专业开放性等方面都要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