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工地上干活儿的杜宝珍收到了外地的来信。当时,机器的轰鸣声几乎盖住了送信人的叫喊:“你家的信!”
杜宝珍不觉一怔,“谁会给我写信?”随后,她便扔下手中的铁锹,两手在裤子上抹了抹,接过信一看,邮戳上醒目地印着“南通”。
撕开信封,赫然入眼的是女儿金星熟悉的字迹。此时,杜宝珍感觉到一股热流涌遍全身。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捧着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细细体会每句话。不识字的奶奶硬拉着杜宝珍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自己听,一边听着一边笑着。
这种场面是金星压根儿没想到的。前不久,金星所在的南通大学组织了“一封家书”的征文活动。按照要求,金星写了一封家书。
和金星一样,许多学生也都写了家书,随后学校把这些家书分别寄给家长。然而,让学校始料未及的是,这些家书受到了家长们高度的重视,很多家长都非常认真地给学校回信。
李晓燕(化名)的爸爸收到来信后,每天下班后就坐在书桌前回信,小学练习本的纸张,短短两页,却足足写了一个星期。因写信的时间过长,李爸爸受凉生病了。
邮局门口,李晓燕爸爸忐忑不安,信封上已经粘上了80分的邮票,他怕不够又贴上两张。回信中,他请求学校见谅:我文化水平低,可能有许多错别字……
在南通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清湘老师的眼里,家长的每封回信都如实反映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复杂感情。每当读着这些信,这位做了10多年学生工作的老师也情不自禁掉下眼泪。
许多故事很感人,李清湘至今如数家珍:有家长含泪回信,眼泪滴在信封上模糊了字迹,泪痕依稀可见;有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回信字迹隽秀,打听后才知道,这是专门托人回的信;有一些信错别字特别多,但能感受到家长的良苦用心;也有家长因为收到来信比较迟,错过了截稿的时间,还打来电话咨询用快递把信送过来是否来得及……
在回信中,家长无不表现出对收到来信的喜悦和惊讶,但也有一些家长来信倾诉,这种由家书承载的感恩行动来迟了。
一位叫杨桔香的家长来信说:“离家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陪读,历经了多少个风雨天,多少个黑夜,作为家长没有半点儿怨言。但遗憾的是,在这6年中,从来没有听孩子说过半句感谢的话,父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似乎是天经地义,是责任,是义务,稍微不好,还遭埋怨。”
同样,一位父亲在回信中教育自己的孩子:自从你上了大学,把爸妈的心也带走了。如果不是学校搞的这个家书活动,我们也不知哪天才能收到你的信。再过几天,就是你的生日,也是你妈妈的受难日,希望那天你给妈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爸爸的生日你可以不记得,但妈妈的生日你要永远记住,没她就没有你。
李清湘认为,虽然现代社会沟通工具越来越便捷发达,但亲情交流的效果却让人担忧,这也在一定层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
因此,这更加坚定了学校的决心。从2006年开始,学校一直鼓励同学们把亲笔家书寄给家长。起初,很多学生没法接受,认为离家近,电话联系更方便,甚至有学生用了“假冒”的联系地址。
但对很多第一次写家书的大学生来说,写信的过程俨然就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更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了对家人积攒许久的倾诉。
拿起笔的时候,周萍(化名)沉默了,她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好好孝敬父母,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接下来,她边写边哭,最后桌子上扔满了擦眼泪的纸巾。
金星原先只想完成任务,但在信中,她还是情不自禁地写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以前,她从未跟爸爸妈妈当面说过这么煽情的话。写完信,她却有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发现原来有很多话可以用书信这种方式表达,却不会觉得别扭。
而她的父母收到信后,一连几天都像捧着宝贝一样,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回信中,杜宝珍感慨地说:“如今通讯如此发达,一封家书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然而在我们的眼里是何等的贵重,全家人都激动得争相传阅。”
“‘家书抵万金’不必非是‘烽火连三月’!”南通大学姚馨丙教授一直支持学校把活动一年年开展下去。
过去,姚教授和外地求学的儿女也是用家书沟通,一周一封,从不间断,从1991年一直到1996年。如今,近千封家书已被精心装订成16本家书册。这些家书虽年代久远,纸张泛黄,却依然不减当年的温暖与感动。
姚教授认为,写信这个古老而传统的方式很真、很实、很细。“在别人看来索然无味,极其细琐,但对收信人看来,却可以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4年来,通过家书,大学生与家长之间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互动。大学生参与热情不减,学校征集的家书,由第一届的100多篇增至第四届的1200多篇,另外,还有不少学院在积极举办这样的活动。
如今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写家书的习惯,他们都表达了一样的心声:家书传递亲情。还有不少家长会定期给学校写信,提提意见。
每年,学校都会专门把感人的家书“转载”在团刊上,这些公开的家书经常会引发校园里的讨论。在今年的团刊上用了这样一个开头:家书话情,你迟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