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认为有一定政策价值,进高职校的参加省考,进本科校的参加全国统考
高考被视为“指挥棒”,可以将高考理解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高考制度的改革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报整理其中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并邀请《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博士,对这些意见和建议予以评价和解答。
建议1 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
改革高考招生报名制度。切实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社区化),学校不得过问和获取学生报名和考试成绩信息。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对学校下达高考指标,也不得借高考成绩对学校实行排名表彰。
高书国:高考报名和考试组织工作专业性十分强,如果将这部分工作交给社会或社区,其工作人员可能难以承担,即使能够承担也会增加巨大的社会成本,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成本、工作效率成本和社会公平成本。面对这样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教育行政部门不是不明白而是不能为。
让学校不过问学生报名和考试成绩,是不现实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建立公平的、不依高考成绩为依据的拨款制度和教师工资制度,取消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三限生”,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基本按人口规模分配等一系列措施,都是解决高考竞争的重要途径。
建议2 保留“国试”增加“省试”
变一次高考为两次高考,在保持全国统考不变的基础上(简称“国试”),增加各省命题的全国统一时间高考(简称“省试”)。“国试”考高中阶段全部课程,供211层次的大学录取;“省试”仍按目前文理分科来考,供其他大学录取。
高书国:这位人士的建议有一定的政策价值。
从教育史上来看,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沿续了1300多年,例如清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种:乡试、会试和殿试。
我们可以学习古代考试的这种分级方法,将高考分为省考和全国统一考试两种,进入一般高等职业学校的可以参加省考,进入本科学校的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211大学可以组织与学校特点相关的部分科目考试。
建立人才选拔体制和机制,是今后十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的重要途径。
建议3 学生任选科目参加高考
高考可以采用文理不分的形式,规定除语、数、外等公共科目必考以外,每个学生可以从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任意选出两三科,作为特长科或感兴趣的学科参加高考。
高书国:十分感谢这位人士对于高考改革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路与现存高考的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高中是学生品质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兴趣成长需要有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拥有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制约因素,不只在学校,更多的在于社会特别是社会就业和用人制度。仅在增加或取消高考科目上做文章,解决不了生存和发展竞争。我的观点是,中短期内生存和发展竞争是绝对的、持续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
建议4 高中教育分两年和三年
高中实行“2+1”模式。前两年完成课程内容,成绩合格颁发高中毕业证书。第三年对有能力的学生进行高考复习,对不准备高考的学生,依据成绩进职业院校学习。
高书国:实行高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是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即将要出现的现实,也是解放一部分人、减轻高考竞争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加快和2020年以后高等教育普及化,许多人将采取注册入学方式进入高校,这对于培养学生兴趣也将十分有益。
我也是学生家长,我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作为家长,我看到了孩子为准备高考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不过,同时他们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意志和品质。我告诉女儿,学习是一种痛苦并快乐的过程。
建议5 降分数比重增能力考查
要改革高招制度,让高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降低高考的区分度,还应降低分数在高招中的比重,增加素质、能力考查。
高书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30年了,随着时代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区分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组织高等学校考试是十分必要的。学术型学校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学校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技能型学校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这一点来讲,对于高等学校进行分类和分类管理,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中的首要任务。
建议6 高考不用非得考英语
调整考试结构,重新建立会考和高考的联系,逐渐减小英语在高考中的比例。
建议把英语从主科改设为副科,高考不必须考。
高书国:目前,会考和高考分别承担着水平考试及选拔考试的功能。我的意见是应该进一步发挥会考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适当减少或减轻高考科目分数的比重。至于英语,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必备的本领之一,我建议英语考试的分数可以从现在的150分逐步降低到120分或100分。
但是,我不赞同高考不考英语。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来看,人类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作为人类共同的交流工具,历史选择了英语作为这种工具,所以青年人应该学习好英语。